1.完整项目描述和程序获取
面包多安全交易平台:https://mbd.pub/o/bread/Y5uVkp5s
如果链接失效,程序调试报错或者项目合作可以加微信或者QQ联系。
2.部分源码
3.部分仿真图预览
4.算法概述
TD-SCDMA的发展始于1998年初,当时在国家邮电部的直接领导下,由原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队伍在 SCDMA技术的基础上,研究和起草符合IMT-2000要求的TDSCDMA建议草案。该标准草案以智能天线、同步码分多址、接力切换、时分双工为主要特点,于ITU征集IMT-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候选方案的截止日1998年6月30日提交到ITU,从而成为IMT2000的15个候选方案之一。ITU综合了各评估组的评估结果。在1999年11月举行的赫尔辛基ITU-RTG8/1第18次会议上和2000年5月举行的伊斯坦布尔ITU-R全会上,TD-SCDMA被正式接纳为CDMATDD制式的方案之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(CWTS)作为代表中国的区域性标准化组织,自1999年5月加入3GPP后,经过4个月的充分准备,与项目协调组(3 GPPPCG)、技术规范组(TSG)进行了大量协调工作,在同年9月向3GPP建议将TD- SCDMA纳入3GPP标准规范的工作内容。1999年12月在法国尼斯举行的3GPP会议上,提案被无线接入网(3 GPPTSGRAN)全会所接受,正式确定将TD- SCDMA纳入 Release200(后拆分为R4和R5)的工作计划中,并将 TD-SCDMA简称为即低码片速率TDD方案(Low Code rate, LCRTDD) [4] 。
在TD-SCDMA系统中,用到了以下几种主要关键技术 :
(1)时分双工方式(Time Division Duplexing);
(2)联合检测(Joint Detection);
(3)智能天线(Smart Antenna);
(4)上行同步(Uplink Synchronous);
(5)软件无线电(Soft Radio);
(6)动态信道分配(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);
(7)功率控制(Power control);
(8)接力切换(Baton Handover);
(9)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(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) 。